戶外刀怎麼選?越硬越好嗎?
如果你還在找什麼是最好的戶外刀,
那麼你該看完這篇文章。
首先,戶外刀的定義並沒有一定的形式,
主要還是以使用者感受上覺得好用為優先。
不過還是有幾個大方向可以參考,
畢竟戶外用刀和日常用刀完全是兩回事。
例如:
刀身結構強壯穩定,
結構越是簡單的刀具越是穩定,
在戶外時你不會希望你的工具出問題,
你可以選擇全龍骨和直背的刀,
這樣的結構非常穩定非常耐操。
(千萬不要用折刀當戶外刀使用阿.....

(GAKU—荒野之刃看似三德廚刀,卻是全龍骨、直背戶外刀)
適合的鋼材,有些鋼種硬度很高的保持度,
但在戶外使用上難免會有一些碰撞或是細小沙土,
這些對於刀刃都會出現一些損傷,
而過高硬度的鋼種雖然有更好的刃口保持度,
但這時候就會較易崩口,
也無法隨意的找一顆石頭修整一下。
因此戶外用刀的最佳硬度最好介於HRC 58-62度之間。
再來就是刀型,因戶外刀的任務範圍比較大,
對於刃角或是刀身型態會更為講究。
你需要做出撬或是破壞的動作,
所以必須要有強壯的刀尖,
除非這把刀的厚度夠厚,
不然你需要盡可能的選擇沒有假刃的刀尖。

("假刃"用於刺擊時有更好的效果)
如果你需要對肉類剝皮,
所以一般都是以刀尖弧度較大,
微微上揚的狀態來延伸切割能力,
如此一來就能輕鬆的剝皮與切割肉類,
這點在獵刀上是很鮮明也很常見的特點。
你需要劈柴生火,
於是刃角和刀身也不適合太薄,
刀身薄容易被木頭夾住,
撐開木柴的空間不夠大,
別人可能敲到一半木頭就分開了,
你很可能需要敲到快到底了才能分開。
刃角薄,利於切割但卻不利於一些粗活,容易崩刃缺角,
面對木頭這樣有些許硬度的物品時,不是沒有這種雙棲刀,
但對於鋼材及熱處理的過程就是一種考驗。
例如蛤刃就是一種比較適合劈砍和破壞的刀刃形式,
對比起V磨來說更強壯,但相對的它就不適合切割。
刀這個工具,
其中所使用的材質特性或是性能特性很多時候都是相反的,
砍劈的不利於切割,善切割的不利於砍劈,
當然也有出現過取得切割劈砍兩者平衡的刀具。

荒野之刃就是所謂的「兩棲刀」,既可劈柴又可切割,
不過當然,就好像玩遊戲點技能樹一樣,
不可能劈柴與切割兩樣技能都能點滿,
但對於露營bushcraft玩家來說是相當全能的刀具了。

斯堪地那式開刃彌補了V型開刃太薄的缺點,
加上14C28N瑞典鋼高韌性的硬度特性,
使它既可以切割又能劈柴,且不易崩口。
刀具的硬度固然重要,
但硬度高的鋼材韌度就稍弱一些,韌度高的鋼材硬度就比較沒這麼高。
對於刀具的選擇,
很多時候「我們只能從這些特性中去取一個較為突出的特性去善用它,並將它用在屬於它的工作上。」
結論:
看完前面那些差異,你會發現挑戶外刀其實不複雜,
抓住三個原則就夠了:
① 挑結構:一定要穩、要能承受粗活
全龍骨、刀背夠厚、刀尖不虛、無假刃、避免用折刀。
能撬、能劈、不易崩口。
② 挑鋼材:耐用好保養、修磨不麻煩
硬度太高會崩刃、太低又不耐用。
戶外最實用的區間就是 HRC 58–62。
③ 挑刀型:能砍、能切、能細作才最實用
野營手作玩法太多:劈柴、生火、削木、準備食材……
刀尖、刃角、厚度要能兼顧破壞力與切割性。
戶外刀沒有最強,只有最能「全能應付你的需求」的那一把。
如果你在尋找「能劈砍能切割的兩棲刀」,
這裡有完整介紹與實際使用分享:
👉荒野之刃
所有文章主題
Laipichu露營知識報


